泛湄公河流域兽医公共卫生国际合作交流研讨会总结

施东琦 | 2025-03-26  阅读:36


 

一、会议举办主要情况

(一)会议筹备与举办

泛湄公河流域兽医公共卫生国际合作交流研讨会于2023年年初开始规划,正式筹备工作于20236月启动。主办单位云南农业大学多次组织推进会,经认真评估,授权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承办此次研讨会。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接到任务后,举全院之力,协调各方,积极开展各项筹备工作。在云南农业大学校领导班子的指导下,泛湄公河流域兽医公共卫生国际合作交流研讨会于2024622日在中国昆明成功举办。此次国际交流会议为泛湄公河流域兽医公共卫生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促进了国际间的合作与协同发展。相信通过本次会议的推动,全球兽医公共卫生事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保障人类健康和动物福利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会议主题与活动设置

本届研讨会主题为“泛湄公河流域兽医公共卫生国际合作交流”,设置了3个专题报告,涵盖了“人畜共患病防控策略”、“兽医公共卫生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国际科技服务合作机制构建”等多个领域。

(三)会议参与情况

通过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大家达成了诸多共识,明确了未来在兽医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方向和重点。此次主论坛重点围绕兽医公共卫生领域的国际合作、科研创新、教育交流等专题开展交流与研讨。旨在研讨兽医公共卫生发展的未来方向,探索国际合作的创新模式,推动区域兽医公共卫生的务实合作与共同发展。来自泰国、老挝、越南、马来西亚及各省高校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及20余位本省学者参会。助力泛湄公河流域国家和地区兽医公共卫生发展。

国际家畜研究所负责人Fred博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刘金华教授、国家千百万工程成子强教授、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魏红江教授等中外专家和嘉宾参加现场会议,其中国际家畜研究所负责人Fred博士、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魏红江教授等5位参会嘉宾发表致辞。

在本次会议上,刘金华教授深入剖析了禽流感对全球公共卫生的影响,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同时,成子强教授就中国家禽产业的发展和禽白血病的防控技术进行了讨论,强调了疾病防控在家禽产业中的重要性。两位教授的演讲提升了与会者对人兽共患病重要性的认识。清迈大学和孔敬大学兽医学院的院长们分别介绍了各自学院在兽医公共卫生领域的教育项目和研究活动,突出了“one health”理念在教育和研究中的应用,并展示了遵循WOAH标准的学生培养方式。国际家畜研究所的Fred博士、越南国家兽医研究所的Bui Nghia Vuong博士、马来西亚吉兰丹大学兽医学院副院长Sandie Choong Siew Shean副教授分享了他们在东南亚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合作机会,为科研单位提供了国际合作的新视角。

二、活动成效

(一)合作备忘录签署

通过系列研讨会,促成中国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与泰国孔敬大学兽医学院签订了学院间合作备忘录,为促进双方深层次科研、学术的交流与合作,达成本协议备忘录,为开展此类合作奠定基础。

 

(二)会议倡议书签署

通过此次会议,泛湄公河流域国家围绕“加强合作,共同应人兽共患病挑战”、“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成立负责人联席会议定期举办交流活动”等工作达成会议倡议书,为建立泛湄公河流域兽医联盟奠定基础。

三、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

(一)存在问题

由于部分与会专家因工作安排无法亲自到场,影响了部分讨论的深入程度。

在筹备期间,部分工作协调和沟通效率有待提高,导致个别环节的准备时间较紧,影响了整体的流畅性。

会议期间,部分技术设备的使用不够顺畅,导致个别报告的展示效果受到影响,需要在未来的活动中加强技术支持和设备调试。

(二)意见及建议

各责任单位要积极跟进落实签署的合作备忘录,使之真正促进工作的进步。

论坛期间各专家提出的建议和倡议等,要进一步结合云南兽医公共卫生对外合作交流的需求和规划分析研判,确保其转化为促进工作发展的动力。

持续维护通过论坛建立的兽医公共卫生国际友好关系,实现未来发展的合作共赢,并取得实绩。

加强技术支持,确保未来活动中设备的顺畅使用,提升会议的整体效果。